学校首页招生电话0933-8238309

全方位、立体化德育教育新模式特色项目建设计划

发布时间:2013-09-02   来源: 平凉信息工程学校    访问量:287

全方位、立体化德育教育新模式特色项目建设计划

项目负责人:何宏涛 杨晓鹏 张晓巍

一、需求论证

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现职业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重要保证。近几年,随着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扩招和免试直升,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给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难度,给德育工作者带来了挑战。传统的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内容单调、方法单一、模式僵化,力量单薄,必须进行改革创新,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建立全方位、立体化德育教育新模式,在认真研究符合青少年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质、时代特征、职业特色的基础上,构建“网络健全,全员育人;渠道畅通,全方位育人;内容创新,全面育人;改进方法,科学育人”的德育教育模式。从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四个维度”研究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正确归因和岗位群需求的素质差距,采取相应的指导和自我教育,对规范学校德育教育行为,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目标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过两年的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各项制度,包括管理制度、活动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严格管理,规范操作;深入持久地进行以书香校园、艺术校园、科技校园、快乐校园、平安校园和魅力校园为内容的“六园”建设活动,用优秀、高雅、丰富的校园文化助推素质教育工程取得长足进展;建立健全德育实践活动评价体系,探索新形式下德育评价的新标准和新方法;进一步探索德育实践活动与学校德育课堂教学和日常德育活动衔接,体现德育的系统性,实现学校德育工作四个明显提升:树立全校教职工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全员育人的意识明显提升;创新德育体制机制,实现德育工作水平和育人水平明显提升;丰富德育内容,拓展德育途径,使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明显提升;学生品德优良、技能过硬、身心健康、升学有望、就业有能,形成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觉、生活自理、心理自健的“五自”品质,德育工作的成效明显提升。

三.建设思路

(一)突出全方位、立体化德育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面、全程、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建立学生的多元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和实施融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德育系列活动方案,活动的设计要新颖、活泼、有趣,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促使他们主动、热情、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情操自然而然地得到陶冶,心灵在无形之中得到净化。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感恩教育、法制与公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实行全员跟踪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切实解决学校常规管理不到位问题。

半“军事化”管理模式,是指我校仿效部队正规化管理的模式,按照学校全面建设的需要,对学生从早操、课间操、课堂、自习、就餐、就寝、卫生及日常行为表现八个方面实行全员跟踪半军事化管理,充分调动广大学生接受管理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建立严格管理和自我养成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创建魅力校园,深入开展“六园”创建活动。

突出环境育人的功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不断提升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创造优雅、美观、和谐、内在的校园环境。具体要求是: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创建魅力校园,进一步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实现学校分区合理,功能齐全,秩序井然,环境整洁优美;加强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学校硬件设施为载体的物质文化和以师生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化达到和谐统一;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落实活动类课程,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努力使学校成为书香味十分浓厚、教育科研成果优先应用、各类人才彰显才华、生命活力不断释放、快乐人生得到升华的场所,为教育改革和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内部环境。

(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努力提高就业安置质量,毕业生就业安置办公室具体负责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择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增加学生择业过程中应聘面试方面的经验,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

四.建设内容

(一)构筑全方位、立体化德育教育模式。围绕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2011年4月—6月制定和完善全方位、立体化德育教育新模式实施方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工作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利用暑假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教职工全员培训,做好实施前的各项准备。2011年7月开始全面实施运行,并在运行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提高。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我校的德育队伍包括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学生科成员、班主任、生活辅导老师、学生党员和干部队伍等,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是德育专职教师。围绕建设目标,以加强培训为抓手,以提高德育工作能力为中心,通过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和选配优秀专职德育课教师、强化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德育职责、培养和选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聘请校外兼职德育辅导员、加强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工作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全体师生的德育参与意识。每年选派4名德育管理干部和教师通过进修学习、学术交流、外出考察等方式,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努力提高德育领导水平;制定班主任培训规划,落实班主任全员校本培训制度,每年对全体班主任及青年教师进行一次全员校本培训,积极争取参加班主任国家级和省级培训,通过学习反思、实践锻炼、专家引领、专题研讨、课题提升的方式,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自身素质、管理能力和育人水平;按照上级部门有关规定,配齐、配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加强德育课教师及任课教师培训,推进校本培训,积极争取参加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完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机制,充实和扩大学生干部队伍,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和指导,每年对学生干部进行一次素质拓展培训,努力提高学生干部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主体作用。继续探索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新思路、新途径,使师生人人有机会参与学校管理,努力建设成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各具优势,覆盖面广”的德育队伍,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

(三)落实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建设。为更好实现心理健康的服务功能,立足专业要求、学生需求和学校现状,开展经常性心理辅导活动,为学生个人和团体提供咨询、辅导服务,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学会心理调节,学校拟建设学生心理健康多功能服务工作室。开展心理咨询、职业指导培训,每年派2人参加甘肃省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的心理咨询师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德育水平。

(四)把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环境建设相结合,精心打造人文校园。坚持以培养德技双馨的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精心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吸收和消化新的文化元素,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互联网建设校园网络文化;通过创建绿色校园建设环保文化;通过学生会、团委会组建学生校风校纪督察队,扎实开展具有职教特色的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建设,建设学生自治文化;通过学校工会活动建设教职工的文体文化。要让师生通过学校的设施、氛围等,处处受到艺术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新建文化墙70面和楼道文化牌40个,利用艺术雕塑、文化墙、广播站、校园宣传栏、黑板报、警言语录等手段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文明、科学的校园文化环境,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的情境之中,使置身于其中的广大师生能够不断地、经常性地受到环境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达到“文化励志、文化培能、文化铸德、文化奠基”的预期效果。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建设安全、稳定、先进的安防系统,为人文校园提供基础保障。

(五)抓好德育精品课和德育资源库建设。深入贯彻新的德育课教学大纲,上好德育课,并组织德育课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精品教案、精品课件、教学案例建设,努力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引进国家德育库资源,利用“校视通”等网络德育资源,丰富学校德育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六)开发主题教育校本教材。先期开发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入学教育等内容的校本教材2本,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七)丰富德育内容。一是对学生管理实行“一日八查”全员跟踪半军事化管理,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扎实搞好学生安全教育,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把宿舍建成“文明之家”、“和谐之家”,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二是对学生进行择业创业教育,让学生明了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发展前景,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定位,科学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比较集中的长三角地区设立办事处,专门负责学生安置后续服务工作和稳定工作。三是利用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未来就业的适应与竞争能力。四是利用重大节日和党团活动,开展系列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人生观、价值观。

(八)拓展德育途径。学校实行“411”工作方法,即 “四通过、一渗透、一贯穿”,努力拓宽德育工作领域,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四通过”即通过成立“一组两校”(党章学习小组和课余党校、业余团校),加强正面引导,营造浓厚的政治气氛;通过捐款、捐物,开展帮困扶贫,使学生感受到互帮互助的温暖和快乐;通过要求教师上好每一堂课,从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的角度,奉送教学精品,构建民主、赞赏、引导、合作的师生关系,力求做到寓德于教;通过建立各类兴趣小组,开展体育锻炼、影视观看、演讲朗诵、书画展览等,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到自己喜爱的活动中去。“一渗透”即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习、生活、活动等各个方面。“一贯穿”即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校园、家庭、社区等各个场所。

(九)健全德育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企业评价的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制度,完善学生周奖励、月奖励、学期奖励、学年奖励及班级奖励、学校奖励的系列奖励制度。以提高教职工全员育人主动性和责任感为目标,健全全员育人的考核评价制度和奖励制度。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出发,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工作之中,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与教师的评选先进、评定职称、干部年终考评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把德育与学生的先进评比、素质评定等结合,建立一套有利于调动师生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师生素质,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十)强化德育工作研究。建立德育科研指导组,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员及其它教职工开展德育工作研究,鼓励多出研究成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班主任、生活辅导老师学习现代德育理论,为学校德育特色的创建提供理论支撑。确立学校德育课题,激励学校所有教师参与德育课题的研讨。指导教师完成德育科研课题的选题、论证、立项及研究工作。建立科研成果展示及论文评选、交流制度,定期召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年会,进行优秀论文交流和评选,表彰奖励德育研究优秀成果,搞好德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五、建设进度

表1: 项目建设进度、资金预算表 单位:万元

项目建设

内容2012年7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资金

预算2013年7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资金预算

全方位立体化德育教育新模式全方位立体化德育教育新模式预期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教职工全员培训1次

验收要点:实施文件、实施记录、培训记录1预期目标:全面实施、完善提高

验收要点:实施文件、实施记录1

德育队伍建设预期目标:外出考察4人次、班主任全员培训1次、学生干部素质拓展培训1次

验收要点:培训记录、总结、证书4预期目标:外出考察4人次、班主任全员培训1次、学生干部素质拓展培训1次

验收要点:培训记录、总结、证书4

建设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预期目标:申报建设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心理咨询培训2人次。

验收要点:建设方案、各项申报材料。培训记录、证书5预期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评估验收、心理咨询培训2人次。

验收要点:评估通过文件、实地察看。培训记录、证书 3

校园文化建设预期目标:新建楼道文化牌40个

验收要点:现场验收1预期目标:新建文化墙70面,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的情境之中

验收要点:现场验收4

全方位立体化德育教育新模式校园安防系统建设预期目标:安防系统到点到位

验收要点:安防设备正常工作20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安防系统建设

验收要点:安全、稳定、先进5

德育精品课及资源库建设预期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教案、课件、案例库

验收要点:教案、课件、案例库1预期目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课件、案例库

验收要点:教案、课件、案例库1

德育校本教材建设预期目标:编印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校本教材

验收要点:样书2预期目标:编印入学教育校本教材

验收要点:样书2

设立学校驻长三角办事处预期目标:专门负责学生安置后续服务工作和稳定工作

验收要点:相关记录5预期目标:学生安置率和稳定率进一步提高

验收要点:相关记录、证明材料5

德育评价和激励机制建设预期目标:多元德育评价机制、德育激励机制建设

验收要点:实施文件0.5预期目标:全面推行取得明显成效

验收要点:实施文件、效果证明0.5

强化德育工作研究预期目标:召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年会

验收要点:会议记录、论文0.5预期目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4篇以上,成果推广应用

验收要点:会议记录、论文0.5

小计4026

合计66

六.资金预算

建设资金学校自筹,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和进度计划支付。总资金预算66万元,2011学年预算投入40万元,2012学年预算投入26万元。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建设项目的实施

按照德育管理“明确主体、职责统筹、部门协调、全员参与”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德育特色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书记和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党办、学生科、教务科、保卫科、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德育工作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运行机制是:书记校长亲自抓,主管校长重点抓,科室部门具体抓,全校师生都参加。在校党委领导下,党、政、工、团、妇、学生会、德育教师、班主任等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二)强化过程管理,保证项目建设的规范性

建设项目实行目标管理,专人负责监控本专业的建设进度,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实行项目建设的季度、年度报告制度。项目建设年度进展情况、年度统计、年度资金预决算、投资完成情况及有关资料汇总形成年度总结报告,及时上报学校,定期接受学校各级主管部门的中期检查和有关部门的监察、审计。

(三)实施绩效考评,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通过绩效考评推进精细化管理,使建设项目管理更具体、更细节化。为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按照“科学论证,专家评审,项目预算,绩效考评”的程序加强管理和建设,建立一套相应的规章制度,使项目建设有标准、有规范,建设成果具有创新性、示范性。